关灯
护眼

第111章 池平安和许大茂

    次日

    曹卫国将刘山介绍给许大茂,然后由许大茂介绍给羊家菜馆的私方经理。

    羊家菜馆的私方经理名叫羊涛,3年前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菜馆。

    只是这年头物资紧缺,公私合营后的羊家菜馆分到的配额有限。

    分到的食材往往几天就被用光,没了食材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顾客流失。

    当刘山来到羊家菜馆,双方如同干柴遇到烈火。

    羊涛高价从刘山订了买了一批熏肉和蔬菜,天一黑就被运进厨房。

    这让羊涛对刘山刮目相看,正式建立了供应关系。

    而羊涛敢从刘山手里进货,也是有原因的,因为公方经理是他的姐夫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这层关系,羊涛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。

    现在,羊涛解决了食材短缺的难题,刘山得到了大客户,许大茂这个中间人也得到一笔酬谢。

    三方可谓皆大欢喜,在羊家菜馆美美的喝了一顿。

    晚上回到四合院,得了一笔小财的许大茂首先找到曹卫国表达感谢:

    “卫国,这次你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,让我挣足了面子。”

    “哥们不说虚的,明天来我家喝酒,我让你嫂子给你包羊肉馅的饺子。”

    曹卫国笑道:“好啊,明晚我一定到。”

    二大爷刘海中站在门口,目光如炬的看着曹卫国和许大茂。

    自从曹卫国成为副主任后,他可是满心的羡慕嫉妒。

    他做梦都是当官,不管白天还是黑夜,他琢磨的也是怎么当官。

    眼见曹卫国的日子越来越风光,他当官的心思也越来越迫切。

    只是让他巴结曹卫国,还是有些拉不下脸。

    许大茂离开后,刘海中转身回屋。

    “刚才谁在外面?”

    刘海中一回屋,二大妈就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许大茂和曹卫国,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说什么?“”

    刘海中满心郁闷的冷着脸说。

    二大妈不爽的说:“哼,还能说什么?许大茂上赶着巴结曹卫国呗。”

    住在一个院里,二大妈对许大茂的印象就没好过。

    自私自利、奸猾贪婪,惯会溜须拍马,见风使舵。

    以前和曹卫国从不来往,曹卫国发达了就上赶着巴结。

    不过一想到曹卫国的风光富足,二大妈和刘海中的心里就发酸。

    这么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,怎么就走了狗屎运。

    不仅当上了官,日子也过的越来红火。

    就说昨天那顿饭,八道菜中五道有肉。

    他们家就是过年也吃不上这样的饭菜。

    倒不是吃不起,而是舍不得吃。

    还会惹人眼气。

    正说这话,二大妈忽然指着外面:“当家的,你看看又有人去巴结曹卫国了。”

    刘海中转头一看,池平安拎着两瓶酒走进了曹家。

    这让刘海中的心里更是羡慕嫉妒。

    刘海中眼红的说:“有权有势就是好啊,坐在家里都有人上赶着送礼。”

    曹家的屋里,曹卫国收下两瓶汾酒。

    宋玉兰给池平安沏了茶水后就回里屋继续做衣服。

    池平安这次来是找活儿的,结婚后家里的花销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单靠池母一个人的工资,维持不了家里的生活。

    尤其是新媳妇孙美琴,花钱大手大脚,吃的穿的都要好的。

    这让池平安的生活压力倍增,不得不想办法赚钱养家。

    没结婚前,池平安在街面上瞎混,可以说是无忧无虑。

    结婚后,生活的压力就像大山压了过来。

    以前的狐朋狗友靠不住,临时工收入低工作累,池平安看不上。

    没有门路的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到曹卫国身上。

    他认识的人里曹卫国无疑是左右本事的。

    曹卫国感觉池平安人不错,也愿意帮池平安的忙。

    只是鸽市卖货在这个年代终究是见不得光的事情。

    曹卫国也不放心让池平安接触这些事情。

    深思熟虑后,曹卫国提议池平安进厂上班。

    他愿意牵线搭桥,尽力帮池平安进入轧钢厂。

    进厂的提议池平安自然是欣然接受。

    这年头成为职工可是人人羡慕。

    只是以前没有门路,他想进厂上班也没有机会。

    但曹卫国愿意帮忙,那他进厂的事情那就是十拿九稳了。

    前院的阎解成就是例子。

    两人在屋里商量了一番后,池平安满怀期待的回家。

    到家后将事情告诉母亲和媳妇,两人都很高兴。

    孙大妈叮嘱:“以后要用心工作,早点儿撑起这个家。”

    孙美琴有些担忧:“虽然曹卫国愿意帮忙牵线搭桥,但买名额的钱可不是小数目。”

    前院阎家为了给阎解成买名额,据说掏光了家底,还跟曹卫国借了一大笔钱。

    池平安说:“这事儿不用担心,卫国说了缺多少钱可以从他那儿借,等工作后再还钱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孙美琴眼中一亮,随后没好气道:“看看你,再看看曹卫国,人家比你还小3岁,怎么就这么出息。”

    第二天,曹卫国去了一趟轧钢厂。

    找到李副厂长问了下工作名额的事情。

    卖工作名额也是李副厂长来钱的渠道之一。

    有生意上门自然不会往外推,更何况还有着曹卫国的人情。

    没有太多的弯弯绕,李副厂长给了一个友情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