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章三十二 游戏进行中(27):睡着了

    辩才见萧翼言谈举止不似常人,便心生疑窦。

    借着与萧翼品茗赋诗的机会,暗中试探,以探虚实。

    萧翼为了打消辩才的疑虑,当场也和了诗,两人尽欢通宵。

    临别时,辩才依依不舍,请萧翼方便时再来寺里和他畅谈。

    隔了几天,萧翼带来好茶看望辩才,如此往返两三次,辩才敬佩萧翼满腹经纶,疑团也就渐渐消失了。

    有一次,萧翼拿出梁元帝书写的《识贡图》书帖请辩才指教,辩才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从这以后辩才对萧翼更是无话不说。

    闲谈时,萧翼对辩才说:“弟子自幼喜欢临帖,现在还珍藏着几件王羲之父子的真迹。”

    辩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,连忙请萧翼带来看看。

    第二天辩才看过萧翼带来的二王的字帖后说:“真迹倒是真迹,可惜不是佳品。

    贫僧有一王羲之的真迹,颇不平常。”

    萧翼追问是何帖,辩才毫不犹豫说是兰亭帖。

    萧翼见辩才上了钩,故意装出若无其事地说:“数经战乱,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?一定是赝品。”

    辩才见萧翼不相信,于是就将藏在屋梁槛内的兰亭帖拿下来给萧翼观看。

    看后,萧翼故意说是假的,于是引起二人争论不休。

    辩才自从将兰亭帖给萧翼看后,就不再藏在屋梁上了。

    只把它和萧翼带来的御府二王杂帖一起放在书桌上。

    一天,辩才因事需外出离寺,萧翼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便跑到了两人以往品鉴交流的禅房,他请小和尚打开门,谎称自己将东西遗忘在房间里了。

    小和尚见是经常出没在大师房的萧翼,没加思索就开了门。

    萧翼将兰亭帖和和御府二王杂帖放进衣袋内,转身就走了。

    萧翼智取墨宝连夜就回到了京城长安,唐太宗欣喜若狂,大摆宴席招待萧翼及群臣。

    宴席上唐太宗当众宣布:房玄龄荐人有功赏锦彩千尺。

    萧翼加官五品,晋升为员外郎,并赏住房及金银宝器。

    辩才犯欺君之罪,本应加刑,因年迈获免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唐太宗还赐给了辩才谷物三千石。

    辩才深感皇恩,将赐物变卖,建造了一座精美的三层宝塔放置在永欣寺内。

    后来“萧翼赚兰亭”这个故事便在民间流传开来,并最终记录于册得以被后世人知晓。

    《赚兰亭》的最后还有一段李瀚祥导演个人创作的剧情:

    永欣寺里小和尚搀扶着辩才缓缓行走,辩才表情唏嘘神色落寞小和尚以为他是因被萧翼骗走了《兰亭序》而难过,于是出言安慰他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的是辩才却是微微摇头然后呵呵一笑反问道:“谁说萧翼把我的《兰亭序》给赚走了?”

    然后辩才和尚便又拿了一卷《兰亭序》出来,捋着胡子呵呵笑道:“世人都说萧翼赚兰亭,可我要说应该是辩才赚萧翼才是~”

    最后的辩才赚萧翼也许真的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而已,但这个反转的剧情却是让祁灵为之惊叹,过了好久都记在心里。

    这就是《赚兰亭》的全部剧情但如果就这样写出来未免有些太过平白了。

    除了最后辩才赚萧翼的反转之外电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亮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