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84章 是时候该修武德了


    楼令知道事情会是这样,说道:“你有跟他们交代了吗?”

    属于老楼家的旧班底数量太少,楼令必然是要让他们成为中流砥柱来掌权,不是去搞什么选贤选能那一套。

    这就是所谓的远近亲疏,尤其是在春秋时代。

    在春秋时代搞什么选贤选能?不用太久远的以后,再隔不到一百年的鲁国就给出了教训。

    一名叫阳虎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快速上位,他是季孙氏的家臣,然后架空了时任家主和鲁相的季孙斯,成了鲁国实际上做主的人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阳虎的野心太大,再来是情商太低,说不定可以取代妫姓田氏,作为首个唱一场“阳氏代鲁”的大戏出来了。

    而在更久之后,什么外戚弄权,或者权臣当道,把戏简直不要太多,无一不是在诉说所托非人带来的下场。

    起码在春秋中期,家族内部夺权的事情发生得极少,维护主家统治才是被认可的普世规则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楼令哪怕是想要选贤选能,首先要将自己最可信的班底培养起来,有办法来对“外人”形成制衡。

    连最基本的制衡都搞不起来?哪来的胆子敢将权力交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啊!

    楼令看向已经消停下来的一众孩子,他们正在按照身高被监督着排队,有了“徒”身份的人会进行挑选,孩子将根据身高被重新划分营区。

    不用年龄,原因是那些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几岁,只能是用身高来甄别。

    楼令转头看向正在书写什么的林姒,说道:“再抽调一批妇女过来,最好是有生育过的。”

    好多人误会春秋时代是用刻刀在竹简上刻字,其实真没有这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毛笔在诸夏文明很早就已经出现,战国时期的蒙恬只是对毛笔进行了改良,并不是他发明了毛笔。

    而之所以有刻刀,它是在毛笔写错字之后,用来刮掉竹简上的错别字,好重新进行书写的一工具,真不是用来在竹简上刻字用的。

    林姒抬头看向楼令,问道:“需要抽调多少呢?”

    楼令也需要等孩子划分完毕之后,得到相关数据才有答案,说道:“你先挑,做好前期的准备。”

    林姒眨眨眼睛,随后笑眯眯地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到下午,楼森与一帮同僚带着一千多人过来,他们在安置未成年人的营地边上,重新搭建一个新的营地。

    楼令并未出现在现场。

    毕竟,楼令是一家之主,哪有一家之主去欢迎下属的道理?真出现那种状况,不是楼令被架空,便是自降格调。

    楼令不去现场,不代表没有在关注。

    “一个个身高基本一七五以上,骨架看着也大,好好养一养便是一条魁梧的汉子。”

    当然,现在没有“汉子”这个名词。

    “晋人的基因这么好的吗?”

    “不对啊,楚人也不矮……”

    应该说,能够上战场的人,他们本身就是当代的优良阶层,提前就经过了甄选,身体素质又能差到哪去呢?

    在接下来,楼令要做的就是为老楼家补上武德充沛这么一件事了!